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87篇
化学工业   63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35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575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2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21.
In granular materials, loading on an initially isotopic assembly usually induces particle rearrangement, and this is referred to as the induced anisotropy of fabric. A series of biaxial tests are conducted along various strain paths using DEM to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of the induced anisotropy. The evolution of both the overall contact network and the sub-networks (the strong and weak) are examined separately. Results of DEM sim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evolution of the fabric deviator in the overall contact network can be described as a power function of the stress ratio prior to the peak stress ratio that depends on the imposed dilation rate. A unique fabric-stress relation is obtained for the strong sub-network,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the strain path, the initial porosity and the confining pressure. Moreover, deformation instability is observed only along dilatant strain paths, which can be related to the degradation or even collapse of a weak sub-network, even though the strong sub-network dominates the strength of the granular assembly.  相似文献   
22.
为了保障电子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基于赋权交易模型的区块链技术对档案管理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框架,具有通用性、易维护性和易搭建性等特点;然后,由于UTXO模型没有解决非确定数值的交易,故针对档案特性对区块链交易中使用的UTXO模型进行改进,提出ET(赋权交易)模型;由于档案管理需要高成本以及高时效性,故采用Fabric的联盟链作为区块生成的方法,以此来降低成本、提高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赋权交易模型的区块链技术大大提升了档案管理的稳定性及可用性。  相似文献   
23.
以丙纶长纤为经纱,剑麻连续长纤为纬纱,织成剑麻/PP平纹机织物。采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对织物进行碱处理,将处理后的织物与聚丙烯薄板模压成型,制备出剑麻连续长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SEM对碱处理前后的剑麻纤维形貌进行分析,讨论不同碱处理浓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处理对剑麻连续长纤的表面具有刻蚀作用,以及对剑麻连续长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动态热机械性能、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网络是数据中心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而通常分为两大部分:前端计算网络以及后端存储网络.后端的存储网络目前主要是FC网络,不过随着IP技术的发展,采用FCoE技术融合前后端网络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主要关注前端计算网络.  相似文献   
25.
苎麻织物增强PLA-PC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乳酸-聚己内酯(PLA—PCL)/苎麻复合材料。研究了硅烷偶联剂(KH550)预处理、纤维含量以及成型工艺对PLA—PCL/苎麻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KH550处理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拉伸强度由49.84MPa到68.95MPa,弯曲强度由34.84MPa提高到65.06MPa,冲击强度由30.13J/m^2提高到53.54J/m^2。在纤维的质量分数为45%,成型温度为170℃,复合材料具有最优性能;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PLA-PCL/苎麻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6.
This paper reports on impact behavior of concrete panels protected by Polypropylene and Zylon fabric, respectively. Concrete panels were cast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and subjected to impact by a steel projectile. The initial and residual velocities were measured experimentally and the energy absorbed by the different concrete panels with and without fabric was calculated. All concrete panels were able to absorb almost all the kinetic energy of the projectiles. For concrete panels protected by fabric scabbing of concrete from the back face was considerably reduced and the debris contained by the fabric. Upper and lower bounds are proposed for energy absorbed per unit thickness and penetr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empirical formulas. It is shown that current penetration equations do not accurately predict impact parameters for concrete protected by fabric.  相似文献   
27.
研究功能性棉型织物综合服用性能优劣的模糊评价方法。对几种不同规格的功能性棉型织物的透气量、悬垂系数、折皱回复角、回潮率、透湿量、芯吸高度等性能进行了相关测试,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通过对权系数和标准化值的计算求算出综合评判值,得到了功能性棉型织物综合服用性能优劣的排序。指出:利用此分析过程对织物整体性能进行评估,既兼顾到织物的综合服用性能,又考虑到各性能权重分配上的差异,分析方法简单、合理、可靠,且评判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28.
探讨织物疵点自动检测的方法。通过对4种常见织物疵点的图像进行线灰度曲线分析和处理,提取疵点图像的特征值,送入BP神经网络进行识别,从而实现织物疵点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织物疵点识别率达到93%以上。认为,此法能够有效识别出织物中的几类常见疵点,应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其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29.
为提高Modal针织纱质量,运用面料评级与乌斯特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纺纱质量监控,可准确、快捷地找出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认为,面料评级方法更加接近市场用户的质量标准,由于抽样数量较多,代表性较强,便于对布面疵点进行直观分析,有利于准确查找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改进,可有效地避免质量问题给用户带来的损失;与乌斯特检测相结合,能够取得良好的质量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0.
探讨精梳棉Tencel圣麻混纺提花条格织物的生产技术要点。通过对该织物风格特征及生产难点进行分析,认为,浆纱时采用"小张力、低伸长、求被覆、贴毛羽"的工艺路线,合理设定各区张力,保证双织轴经纱张力一致;穿综时合理配置工艺,加强操作人员培训;织造时采用"中后梁、小开口"的工艺原则,保证梭口清晰,尽量减少织机张力,最终使织制该织物时的织机效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80%,入库一等品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